还记得那些年,每当夜幕降临,城市的某个角落总会亮起一盏独特的灯光,那是游戏厅的标志。如今,那灯光渐行渐远,游戏厅的打烊,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。
小时候,每当放学后,你有没有和一群小伙伴相约去游戏厅?那里,是童年的乐园,是梦想的起点。记得那时候,我们总是围在《拳皇》的机器前,挥舞着摇杆,仿佛自己就是游戏里的英雄。那时的我们,不知疲倦,不知忧愁,只知道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游戏厅的生意却越来越惨淡。千禧年前后,网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目光。在电子游戏更生动、更精巧设计的吸引下,青少年的兴趣难免产生转移。新玩物取代旧爱好,一切发生得悄无声息。
沈阳的联合路上,曾经有一家游戏厅,面积不大不小,100平米,水泥地面平整,烟蒂、瓜子皮散落其间,墙上糊满的报纸,已发黄干硬,翘起边角。最早,屋里有50台机器;现在好使的,剩下45台了。游戏机各安其位,中间两排专供客人玩《拳皇》,靠墙的机器则多些选择,《三国志》《西游释厄传》,但凡是叫得上名儿的街机游戏,里头全都有。
来的人越来越少,从前的热闹不再。徐大爷,游戏厅的拥有者,守着这家店已经35年了。他曾经是化工厂的工人,后来开了这家游戏厅。眼见效益越来越差,合伙人陆续撤了股,他只能把老伴儿和儿子拉进来,一家人三班倒儿,经营这份家族产业。
尽管游戏厅的生意越来越差,但仍然有一些人,他们愿意走进这家游戏厅,寻找童年的影子。他们大多是70、80后,年轻那会儿,大概也是如此:目光在屏幕上紧锁,口中衔半截燃烧的香烟,手中紧握摇杆,推前推后,身体紧绷,不时摆动,直到整局结束,才彻底放松。
过道里,一位瘦削的老人戴着棒球帽,正熟练地巡场,来客都喜欢叫他大爷。大爷,来瓶红牛呗!”大爷,再要五块钱币子。”大爷,整包红塔山。”听到动静,大爷有求必应,反应迅速,拎着微信收款码和商品走至跟前,整套动作一气呵成。
徐大爷其实不怎么爱吱声。没人招呼他的时候,他就坐在木质的小吧台后,在手机上划拉,翻翻微信,看会儿直播。屋里的玩家,好像与他关联也不大。可实际上,什么人是玩一玩就撤了”的,什么人是来了二三十年,也不愿意离开”的,他比谁都清楚。
游戏厅的打烊,并不只是因为时代的变迁,还因为一些问题的出现。比如,未成年人游戏厅高额充值引纠纷。近日,市民王女士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称,其子(13岁,未成年人)于2025年2月在某游戏厅花费1800元充值游戏币,充值时无家长陪同,要求该游戏厅退还费用,双方协商未果,求助12348法律服务热线。
经过调查,王女士的13岁儿子(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)于2025年2月独自使用压岁钱,在游戏厅充值1800元游戏币。王女士得知后要求退款,认为游戏厅不应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服务。对此,游戏厅辩称,由于孩子身高接近180cm,难以识别其未成年身份,因此为其充值并无问题,并坚决拒绝退款。
经过多次沟通,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:该游戏厅一次性退还王女士预付款1800元,从而圆满解决了双方之间的纠纷。
游戏厅的打烊,或许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,但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。在这个时代,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,但游戏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回忆,却永远不会消失。
或许,在未来的某个角落,新的游戏厅会重新崛起,继续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回忆。而那些曾经的游戏厅,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,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