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读者们,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,被一款游戏深深吸引,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,而现实中的烦恼和压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?但你知道吗,有些游戏,它们不仅仅是娱乐,甚至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的良药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,看看至抑郁的游戏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的。
你知道吗,Ninja Theory这家曾制作过《DMC:鬼泣》和《地狱之刃:赛娜的献祭》的游戏公司,最近公开了一个名为“洞察计划”(The Insight Project)的项目。这个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游戏来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情绪,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?
Ninja Theory与牛津大学健康神经科学教授、精神科医生Paul Fletcher合作,利用游戏作为治疗工具。他们在《地狱之刃:赛娜的献祭》中就曾刻画了主角与其心理疾病斗争的过程,并因此受到了不少赞誉。Paul Fletcher表示,这个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,他们正在进行原型测试,探究在接受外部刺激后,一个人的身心是如何受其影响并产生变化的。
说到心理治疗,不得不提沙盘游戏。这是一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,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心理健康教育中。通过沙盘游戏,人们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自我,寻找心灵回归的路径,最终实现身心调节和人格发展障碍的化解。
心理沙盘游戏起源于近代欧洲的儿科治疗,由瑞士医生考尔夫继承并完善了这一体系。在中国,心理沙盘最早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引进的,并结合东方特有的文化背景,初步塑造出了适用于国人的心理沙盘类型。
除了沙盘游戏,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程序也是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。一项发表在《自然·通讯》杂志上的研究显示,美国科学家新研发的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程序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,所需时间更短且改善程度不输于药物。
这项研究由纽约州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莎拉·莫莉莫托与她的研究团队进行。他们训练了11位年纪在60岁到89岁之间的老年难治愈型抑郁症患者,并改善了他们在听觉、音素和视觉方面的分辨能力。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,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程序对绝大多数病人症状的改善,和治疗此类病人的黄金标准药物——依地普仑程度相同,但时间缩短了一半。
游戏也有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。就像山东省金乡县的小李,他因沉迷游戏而精神状态出现异常,不仅四处借钱,还往游戏里充值近50万。经过治疗,小李被诊断为抑郁症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,游戏虽然可以带来快乐,但过度沉迷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。
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工具,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。无论是沙盘游戏、计算机化认知训练,还是游戏本身,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。但我们也需要警惕游戏成瘾的问题,保持游戏与心理健康的平衡。
亲爱的读者们,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?在游戏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,还是因为游戏而陷入困境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探讨游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。